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活动

如何观课

发布时间:2020-8-11

耒师附小 李贤玉

在新课程理念想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课堂主体,活动方式,教学途径等都不同于传统 ,在课堂上,可“看”的成分越来越多,听课者单靠耳朵是不可能获得全面的信息,所以专家建议:与其说是“听课”倒不如说是“观课”,从哪些方面去观课呢?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隐藏在课堂教学之中,观课者要从所教所学中去发现执教者是否体现课程是创造与开发的过程,不是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教学是否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使所有学生经过学习之后都有所收获,有成就感,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2)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3)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四)教学设计

1)体现知识生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2)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相互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3)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4)创设生活化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四维空间。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五)学生体验

1)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有序、和谐。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通过学习锻炼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体验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合作的技巧。

4)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

 

(六)教师的基本功

1)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清楚,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艺术,语速适中,富有激情。

2)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楚,给人以美的享受。

3)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使用恰当,规范,高效,不喧宾夺主。

4)思维敏捷,有亮点,有灵感,课堂应变能力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七)教学态度和情感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体态语言充满活力,充满自信。

3)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4)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实实在在的尊重受到真诚的赞赏,得到客观的评价和及时的关注。

5)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和评判学生的“异想天开”,鼓励学生质疑,不讽刺打击学生。

 

(八)教材把握及知识落实

1)熟悉课标,准确科学地把握教材内容及知识体系。传授知识要准确无误,注重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的挖掘。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

3)教学要忠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学,有足够的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4)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知识的讲授脉络清楚,概念明确。

5)作业设计合理,效果显著,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九)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好,三维目标基本达成,学生收益面大。

2)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成就感强。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当堂学习当堂反馈,课堂时间利用率高。

 

(十)教学特色

1)真实体现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学富有个性特色。

2)敢于创新,但不盲从。

3)课堂真实符合教师自身,学生以及学校实际,不作秀,不拘谨,不掩饰和回避所出现的问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真”

真实——是否尊重事实,讲究实效

真诚——看是否用“心”上课。

真为——看是否关注学生

 

“实”

目标实——教学任务是否明确            

内容实——教材组织处理是否恰当

方法手段实——看方法是否运用得当有效    

学习指导实——看教知识时是否教方法

 

“新”

观念新——看是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设计新——教学设计是否巧妙智慧。

评价新——看评价是否恰当合理。

 

“活”

问题提出活——是否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学生活动活——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教师调控活——看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

 

“情”

 教学激情——看教师教学是否有感染力

 教学情感——看教师对教材的体悟。

 人情味——看教师是否有亲和力。

 

“特” 

 教学素养——看基本功和智慧。

 教学特长——看教师优势和绝活。

 教学特色——看教师艺术。

 

“效”  

教学效果——看三维目标达成。

教学效率——短时高效。

 

 

                                      2010.10.15